经营品牌,先要有故事,几乎任谁都会说。
而且的确,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品牌,你先要找到你品牌故事的重心,而你的故事,又能否打动别人。
事实上,所谓产品内容,除了实体产品,还包括了整个消费产品的整个体验。
产品体验,由决定购买前的一刻,第一次与产品的相遇开始。
品牌第一类接触First Moment of Truth
FMCG(快速消费品)界的龙头P&G,对此尤其注重,过去十多年来,他们便奉行所谓的First Moment of Truth (FMOT) 和Second Moment of Truth (SMOT) 两大教条。
所谓的First Moment of Truth (FMOT) ,就是当消费者第一次在实体店铺,或者是网店上接触到你的品牌的那一个关键时刻。
这个时刻,一般可能只有数秒,按照一些学术硏究,就认为一般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,时间决定于5秒前后之间。
我有位大学老师说过,你给人家的「第一印象」就是「第一印象」,顾名思义,第一次的机会,就只有一次,所以你要好好掌握,因为,这个世界,未必会有第二印象这回事。
产品包装是基本功夫,当然要做得大方得体辨识分明,其次,在大型连锁商店出售的特别推广包装,更是促进销售的重要工具之一。
随便走入一家超市或连锁店铺,你更随时会察觉到,如P&G或Unilver这类FMCG龙头大公司旗下的产品,可能是最重视店铺内陈设的品牌。
他们旗下多不胜数的品牌,即使是同一类产品,也随时可以充斥了大半个货架,因为有足够的资源,地盘霸位也霸得最多位置又最抢眼。
网络世界的品牌第一类接触
来到网络世界,你的网店,售卖产品的虚拟货架,同样不能掉以轻心。
此外,店铺内及产品上标签的POSM(Point of Sale Material),也同样地做得分外抢眼球,同时,更重要的是,这些细眉细眼的POSM,其实亦扮演着引导或诱导顾客选购之目的。
品牌网店,我向来是崇尚使用现成template的简单设计的,虽然可供客制化的空间较细,但因为这些大部分都是经历过用户体验(User Experience)实证的介面,站在普罗用家立场,一般体验较佳。
网店要花的功夫,除了背后系统是否流畅,能否提供足够数据改善购买体验及追逐潜在买家外,其次,就是产品图片、文案或图表解说等等。
我见过不少大品牌,就连一张产品照片,似乎也不舍得花点钱给专业摄影师拍摄,寒寒酸酸地把产品展现在网络平台上,这个FMOT,就已经马上被大打折扣。
除了产品照片,展示产品的标题设计,文案描述等等,和实体店内的POSM一样,都是考功夫的工作,要在云云海量的产品中突围而出,一定要花点心思。
正因为是在网络世界,品牌管理更要一丝不苟。
「只是放上网,何必这么讲究?」
我听过不少广告客户,或什至是做一些所谓的网络营销专家,都表达过类似的看法。
如果大家坚持做差不多先生,我也没兴趣和大家争论。
我所持的看法就是,经营品牌,其实就是要这么讲究,那管那只是一些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细节,这里一点,那里一点点,加起来,品牌才能成形,更何况,这是与消费者建立品牌关系的第一次机会。
更何况,在网络世界,我们不能依靠销售人员在旁向潜在买家即时推销,或者是进行跟进解说。
消费者浏览网店,都是在自助的模式下,进行选购,品牌难以主动地影响消费者一举一动的决策变化,从而作出主动引导他/她的消费选购及埋单。
但我相信,经历过近期网购大热的洗礼,品牌会陆续开始,好好地重视这个网络世界上的FMOT。
品牌第二类接触Second Moment of Truth
那么Second Moment of Truth (SMOT) 又是什么?
SMOT是指当消费者选择购物/服务后,接触产品/服务期间的体验。
除了产品/服务本身,品牌需要有过人质素或独特功能外,事实上,还有很多细微的环节,也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品牌体验。
简单及基本如,打开产品包装的过程、使用期间的感受、产品文字说明是否容易理解、产品质素是否合乎期望(喜出望外当然更好)等等。
Apple可能是第一家最重视产品开箱体验的电子消费品公司,这个年头,即使在不同的产品界别,不同的厂商,几乎也在努力参考Apple的手法。
来到网络购物世界,SMOT可能就是由消费者收到产品的一刻开始算,于是,收到网购产品时的包裹,就成为了品牌非常重要的一环。
包裹也是品牌体验的一部分
暂时最愿意在这方面花工夫的,主要还是那些出售奢侈消费品的外国网店,譬如MR PORTER或NET-A-PORTER等,收到产品包裹的一刻,作为顾客,你马上便有种备受重视,宾至如归的感觉。
我试过网购某大品牌的护肤产品,收到的包裹,几乎与淘宝的山寨店不相伯仲,包裹未打开,已经对这个品牌大打折扣。
也有好些因为是用的顺丰快递服务,于是便直接使用了人家的纸皮箱作包装,其实亦错过了与消费者建立品牌体验的机会。
打开包裹后,里面的货品有没有过度的包装,有否令消费者感到不符合环保及浪费等等,对于较成熟的消费品市场来说,更加重要。
会否再次光顾,由品牌第二类接触开始。
虽然,你可以又和我争拗,说到底,包装只是花拳绣腿,价廉物美才是王道。
但不可不知,进入了网购时代,其实,SMOT应该更值得被品牌持有者重视,打价钱牌,永远难以建立品牌。
除了收到包裹的一刻,使用产品的体验过程,几乎每个细节,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下一次购买。
同样重要的,还有对产品的口碑,当中包括消费者私底下与朋友分享,或者是在社交网络或品牌产品评价平台上发表的意见。
如果你售卖的是电子产品类别,SMOT更会直接影响到,消费者会否在下一次升级的时候,再次考虑你的品牌。
售后持续对话,保持长尾关系。
此外,很多营销人亦忽略了,网购后,除了成为会员,消费者为什么要登记你的宣传eDM?甚至是,下载你品牌的手机App?
是否因为你会为他/她度身订造一些有用资讯,而并非单纯卖广告或推广的垃圾邮件?
又或者,你有否把eDM的内容,视为你与他/她建立品牌关系的长尾策略,而并非每次都是即时的购物促销?站在消费者的立场,你会愿意接受那一类的品牌eDM?
你的品牌手机App,是否为与忠诚消费者建立长期关系而设?你会如何奖励他们对你品牌的忠诚?
消费者主动找上门来,品牌的零度接触。
可能由于大部分香港地区的品牌,经营网店还是起步阶段,FMOT好,SMOT也好,即使经营实体店或零售已甚具经验,来到网络世界,一下子间,由实体店到网店,却好像突然变得连照版煮碗的招架能力都没有。
FMOT和SMOT被不少营销专家研究多年,已经是老掉牙的营销基本功,来到网络世界,大概在十年前左右,Google再次把这旧酒配上新瓶,推广了所谓的Zero Moment of Truth(ZMOT)这概念。
除了ZMOT,也有营销人会把类似概念称为Inbound Marketing,其实,两者都是Pull Marketing概念的进化版和变种。
事实上,ZMOT建立于FMOT之前,但往往又与SMOT紧紧相扣。
当消费者正式接触某品牌的产品/服务前,因为有相关的产品/服务的需要,又或者,因为接触到广告及其他消费者口碑、博客评论等的诱因(Stimulus),从而主动地透过网络搜寻(Google Search Engine或YouTube都是消费者最常用的搜寻器),寻找相关的资讯。
期间,品牌透过内容营销(Content Marketing),或者是其他用家网络分享(很多时候也包括Influencer Marketing与品牌合作创造的内容),于是在搜寻的过程中,被消费者在网络发现,此为之ZMOT。
最理想的情况,这个ZMOT,能够在品牌的官方网页发生,即是说,消费者想寻找的答案,你的品牌,刚刚好为他/她们提供了答案。
当然,这也并非必然,因为,有些消费者,还是会较为相信由其他的消费者,甚至是一些资讯平台发表的内容,多于企业或品牌。
于是你就会开始想,如何令消费者在正式接触你的品牌前,已经透过不同的渠道,接触到他们需要的讯息?
更重要的是,这些讯息,能否让消费者,对你的品牌带来正面的印象?
近年,几乎任何一位营销或广告业内人士,都会告诉你内容营销的重要,但执行有效的内容营销,很多品牌持有人都会堕入一个经营困局,做了一大堆始终未有被消费者发现的内容出来,品牌继续在网络世界的孤单角落里,自说自话。
内容营销不仅是内容,体验也很重要。
事实上,内容营销的世界,当中还涉及很多技术因素,譬如,你的SEO做得有否比你的竞争对手好?
搜寻结果首页上,你的品牌内容能否名列前茅?
以上都未能做到之前,你的SEM关键字策略又是如何?
又譬如,当你的品牌资讯比消费者发现的一刻,消费者在阅读你的资讯时,有否遇上任何技术障碍?
网页的下载速度,手机阅读的体验等等,都是一大堆经常被营销人忽略的问题,可是,这方面,却会直接影响到品牌网页在Google的排名。
到最后,你的网页或资讯内容,是否方便让消费者分享给他/她的亲朋戚友?
以上等等,都是技术因素,空有创意或精彩的内容,却没有在体验上下苦功,到头来,会令你的努力功亏一篑。
结语:成功非侥幸,创意非无敌。
读到这里,也许你会问,那么广告在品牌体验这旅程中,角色是什么?
在这个网络营销的时代,广告所扮演的角色,已经和20年前的世界大不同,不少的消费者都变得更主动,对广告的免疫力亦大大提高,单靠小聪明,在创意上出位,未必转换成能品牌的生意。
直白一点说,在大部分的情况下,我会建议我的客户,打广告前,先要把本文讨论的工作认真处理好。
作为一名广告从业员,我甘愿冒丢饭碗之险,花这么长的篇幅去和大家解释,因为我真心相信,我们需要重新定义,广告在消费者决定消费的旅程上的角色,而一些传统的营销概念,来到网络世界,其实同样适用。
ZMOT好、SEO好、Inbound Marketing也好,其实都是品牌意图透过制作对目标消费者有用的内容,又或者是在SMOT时刻,引发消费者成为你的忠实客户,并且主动为你发表网络口碑,当下一位消费者在主动搜寻的时候,就会与你的品牌,在网络世界遇上。
每一次的品牌邂逅,其实都是经过悉心安排,每一个环节,同时亦紧紧相扣,成功非侥幸,亦很难靠小聪明而找到捷径。
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